黑河市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优势和口岸区位优势,围绕“六位一体”大健康产业体系,推进健康龙江、健康黑河建设,不断推进北药产业发展。

?黑河市发布的《黑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的战略任务是:发展“五大产业”,培育“新四型经济”,建设“六大基地”。其中“五大产业”:即农林基础产业、矿产支柱产业、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外贸物流现代服务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四型经济”:即试车、养老、碳汇和珠宝玉石经济;“六大基地”:寒地生态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北药、小浆果、乳制品加工等产业)、绿色矿业示范基地、对俄资源能源合作基地、跨境电商创新基地、旅游养老休闲基地、清洁能源开发基地。具体内容摘要如下:

(一)巩固生态农林基础产业

打造生态绿色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非转基因大豆、玉米、小麦和果蔬4大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森林食品、矿泉饮料、乳制品和畜产品加工,开发功能保健食品。重点建设中兴牧业、谷神大豆、象屿金谷玉米深加工、鸿兴面粉、蓝靛果忍冬、大果沙棘、鑫宇肉牛、冷水鱼养殖加工、北药中药饮片、盛辉林板等项目,形成寒地特色产业基地。

(二)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新医药

1.现代中药:支持嫩江以北药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为核心,加速规范化北药基地建设,发展现代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推进小包装饮片、中药免煎配方颗粒等现代中药饮片项目和北药大品种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

2.新型兽药:支持北安兽药公司重点发展基于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的“抗瘟灵注射液”、“炎痛宁注射液”、“乳肿康注射液”等专利产品生产。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壮大外贸物流业,打造对俄商品物流集散中心:充分运用“互联网+”,打造跨境电商创新基地。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区域性跨境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依托黑河、北安、五大连池、嫩江等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心县城、重点乡镇,加快形成粮食和农副产品、山特产品、矿产品、建材、中药材及俄罗斯能矿资源等特色大宗商品交易专业市场。显著提升服务周边、辐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能力。推进购物、景观、休闲、餐饮一体化的商业区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高档次的星级酒店、餐饮名店、城市综合体,促进基础型、保障型、购物型消费向发展型、休闲型、体验型消费升级。以中俄文化大集、大岛经贸洽谈会为载体,发展会展经济,建设黑河会展中心,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会展品牌。加强城乡服务体系建设,建设面向全国的绿色食品批发零售市场,推进“黑河特产行销全国”行动。整合资源,丰富内涵,形成一批辐射周边的专业市场网络和交易集散地。

(四)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

1.五大连池矿泉工业园(含风景区):重点发展以高端矿泉水、高锶专用功能矿泉水,白酒、啤酒、调味品、功能护肤品、果蔬饮料等“矿泉+”系列产品及围绕矿泉产业链的注塑吹瓶、商标印刷业等;充分发挥黑河特有动植物资源,利用我省先进生物、中药和现代农业技术等综合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功能保健食品等健康消费品;利用当地资源,着力发展特色农林产品加工、薯业等食品加工、高端家具、门窗加工等。

2.嫩江工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高性能铜基金属材料;新型中药饮片;新型婴幼儿乳粉、配方乳粉;薯业、肉业、白酒饮料、果蔬等食品加工;大豆系列食品开发与生产、精制食用玉米粉、木糖、玉米膳食纤维和复配营养早餐、菊苣深加工产品;发展粮食物流业。完善产业支撑平台,建成为我国重要的铜基金属材料、非转基因大豆和北药深加工生产基地。做强铜金属材料、中药、食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

3.黑河(孙吴)健康产业园:重点打造生态产业链,发展精制糖以及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木糖醇等玉米功能糖;引进以水飞蓟作原料的国药准字号利肝隆、益肝灵片药企,培育开发水沙棘、蓝靛果、水飞蓟等功能型食品和现代保健食品、水苏糖、菊苣低聚糖等食品添加剂;着力发展中药材加工、糯玉米、玉米胚芽油、肉牛、山野菜、乳制品、马铃薯淀粉、休闲食品、饲料、汉麻纤维、活性炭、麻削板材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口岸型出口食品及果蔬加工;着力发展仓储物流业以及精制糖、燃煤以及黄芪、平贝、人参等北药大宗现货交易。建成为我国北方精制糖、功能糖生产基地。

?年8月7日,黑河市印发了《黑河市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预计到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目标,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领域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医院和50%的县级妇幼保健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规划出:提升基层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优势作用、加强中医药康复机构建设、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水平、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积极推进“南病北治,北药南用”工作、开展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养老服务、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以道地大宗药材为原料的健康产品开发、加强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十一项重点任务。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一)积极推进“南病北治,北药南用”工作。

将“南病北治,北药南用”理念融入中医药旅游和健康养老服务,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气候、火山矿泉、温泉、森林等资源的养生保健作用,对南方群众因气候、饮食、生活习惯等引起的疾病提供适宜的健康服务。积极研究推出“南病北治”养生保健服务项目,推广“北药南用”适宜产品,打造1—2个以“南病北治,北药南用”为核心的健康养老服务示范点。

(二)开展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养老服务。

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将中医药康复医疗、养生保健和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医院要设立老年病科,逐步增加老年病床位,开设老年病诊室,并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健康指导、中医体检、常见病诊疗、重大疾病绿色通道等中医药服务。医院举办健康养老机构或开展社区、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医疗、护理、养生、康复服务,设立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药诊室或中医馆,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养老院、疗养院。

(三)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

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等资源,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建设中医药特色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医院开展健康旅游相关服务,发挥我市中医重点专科专病诊疗优势,不断改善诊疗环境,提升诊疗水平,为发展高端中医药健康旅游提供技术支撑。医院、医院开展接待外地、外国游客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

(四)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充分利用我市北药资源,加强以道地大宗药材为原料的健康产品开发。推动绿色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开展道地药材、大宗药材的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种植,以及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色药材和濒危野生药材的规模化种植,到年我市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完善中药材资源分级保护、野生中药材物种分级保护制度,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野生中药材资源培育基地和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道地特色中药材保护、繁育研究。建立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全普查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中药材资源调查制度。建立现代中药流通体制,促进传统中药流通模式向现代流通模式转变。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市场,加大依法监管力度,确保中药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下方阅读

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情况之黑河

中药材加工之产地初加工

走进中药材特色小镇--江南药镇(浙江磐安)

大庆市中医药产业政策整理

陈琦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白癜风有那些特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cf/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