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vs小三阳,谁更厉害
乙肝对大家来讲并不陌生,乙肝的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种传染病。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目前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万例,是危害国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癌的最直接原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但许多人只知道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甚至觉得“大三阳”比“小三阳”严重,那么到底什么是“大三阳”和“小三阳”?它们有何区别?到底哪个更难对付? 首先,我们先从乙肝两对半检测讲起。乙肝两对半是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是乙肝初筛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检查项目包括:(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4)乙肝病毒e抗体(HBeAb)(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 其中1、3、5项呈阳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三阳”,1、4、5呈阳性为“小三阳”。 关于“大三阳”“大三阳”意味着大量的病毒正在肝细胞中复制并释放到血液中,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检测患者血中HBV-DNA水平往往很高。一般认为“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强,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关于“小三阳”“小三阳”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针对乙肝病毒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在多数情况下表明病毒已停止复制,不具传染性或病毒低水平复制,一般认为“小三阳”的传染性较小。但对于一些e抗原和e抗体均为阴性的人,它所感染的乙肝病毒可能是突变的病毒株(HBV前C区终止密码或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发生变异),它不能表达e抗原和e抗体,但此时HBV复制活跃,具有较强传染性,HBV-DNA仍处于高水平。这种情况在“小三阳”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这类患者比较严重,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更高。因此,e抗原阳性反映病毒复制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应根据HBV-DNA载量来衡量病毒复制的活动性和传染性的强弱。 “大三阳”病毒复制高、传染性强就说明肝脏损伤严重? 不是的。无论“大三阳”抑或是“小三阳”,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均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要想了解肝功能的情况,最好是定期(3个月至6个月)到医院做一次肝功能、B超、HBVDNA等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也就是说:乙肝病情大三阳不一定比小三阳差,相反,小三阳也不一定比大三阳好。 “大三阳、小三阳”患者如何治疗呢?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的专家意见,需依据血清HBVDNA、ALT水平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结合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动态、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 一般认为大三阳抗病毒的条件是在HBV-DNA阳性,肝功异常的情况下需要抗病毒治疗,或者是肝脏病理检查(G2S2,即2度炎症、2度纤维化)以上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小三阳患者若乙肝病毒DNA呈阳性,肝功能检查反复异常,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此时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即使肝功能正常,也要尽早治疗,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若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的小三阳患者,必须及时治疗:①有明显的症状,如疲倦、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②肝功能反复波动,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除抗病毒药物外,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制剂、多不饱和卵磷脂制剂、双环醇、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片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肝细胞、改善肝纤维化等作用,如果加上保肝药可以更为有效地缓解肝细胞炎症,减轻或阻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展,与抗病毒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更好的治疗乙肝。 总之,有乙肝病毒感染史的人切莫大意,一定要坚持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或随访。 文:王剑宇 图片:来源网络 审校:王雯、何小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cf/6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夫妻生活八大禁忌,这个你一定要知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