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

Toxins,12,;doi:10./toxins12030

摘要:

我们对随机选取的水飞蓟膳食补充剂中发现的霉菌毒素进行了计算机预测模型和体外毒性实验评价。基于计算机预测的方法,通过ACD/Percepta软件预测真菌毒素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药理和毒理学性质。在小鼠巨噬细胞(RAW.7)、人肝母细胞瘤(HepG2)和人胚胎肾(HEKT)细胞中检测单个霉菌毒素的体外细胞毒性。此外,我们利用分化的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体外透膜系统模拟真菌毒素透过肠上皮屏障的能力,从而评价霉菌毒素和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潜力。研究细胞中单个霉菌毒素的IC50值在生物学相关范围内为:3.57~13.37nM(T-2毒素),5.07~47.44nM(HT-2毒素),3.66~17.74nM(二乙酰氧基三萜烯醇)。此外,在50nM浓度下,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素、白僵菌素、玉米赤霉烯酮、雪腐镰刀菌素ENN-A、雪腐镰刀菌素-A1、雪腐镰刀菌素-B、雪腐镰刀菌素-B1、格链孢醇、格链孢醇-9-甲基醚、腾毒素和霉酚酸均无急性毒性。T-2与DON、ENN-A1或ENN-B组合的急性毒性表现为拮抗效应,其余组合表现为协同效应或相加效应。水飞蓟素对3种霉菌毒素(T-2毒素、HT-2毒素、DAS)的细胞毒性和AME、AOH、DON和ENNs对HEKT的遗传毒性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证实AME、DAS、ENN-B、TEN、T-2和水飞蓟素通过上皮细胞层运输并进一步代谢。水飞蓟素的生物利用度与霉菌毒素相似,透膜性差。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jn/8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