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深度好文
333444444313 来源:洞见(ID:DJ) 作者:李晓木最近我发现: 当我不去和别人闲聊,退出了一些群聊,少了很多是非。 当我适当减少食量,体检时的各项检查,都恢复了正常。 当我写文,习惯于删除多余的句子,只使用能够表达中心的词句,行文质量就有明显的提升。 当我减少周围的噪音,只买必需品,只穿基础款,只做喜欢的事,我就能享受心灵的宁静。 原来,生活随时都可以如田园诗般惬意到不可思议。 活到极致的方法就是,少。 食少,则疾少近日看到一则新闻。 在河南新乡,一位李女士,医院就医。 通过CT检查后,医生都惊呆了,说: 从医30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胃。 它严重地挤压了身体的其他器官,情况十分危急。 原来李女士送医前,吃了10个包子,4个鸡腿,30个雪糕,毫升奶茶......差点把自己撑死。 医生说: 过量饮食,就像给身体埋下了一枚炸弹,免疫系统破坏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给身体带来致命的打击。 想要健康的身体,真的要从少吃开始。 《红楼梦》中的贾母,是吃喝玩乐的高级玩家,但她凡事都有一个度,尤其讲究饮食养生。 她的养生秘诀就是少食。 比如,在那次湘云组织的螃蟹宴中,众人无不兴高采烈,大快朵颐。 但贾母没有忘记,蟹螃虽味美,但是性寒,不可多吃。 所以她教导孩子们,不要因为好吃而多吃,食少,则疾少。 两宴大观园时,凤姐、鸳鸯捉弄刘姥姥,拿大套杯让她喝酒,贾母马上阻止说: 说是说,笑归笑,不可多吃,只吃一杯。 又关照刘姥姥,就一杯酒也慢些喝,别呛着,不拿身体开玩笑。 还有一回,贾宝玉生病,医生给出的调理方子,便是连续吃了半个月的清粥小菜,而非进补多食。 贾母看了也点头认同。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我们从贾母身上看到,贵族的养生经,就是少食。 俗话说,病从口入。 尤其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海鲜,火锅,小烧烤...... 每天轮番上阵,美食当前,如果不适当节制,胃炎、糖尿病、痛风...... 这些很难根治的病找来的时候,后悔也晚了。 毕竟也没有什么事情,比得过身体的健康。 言少,则祸少《荀子·非十二子》里有一句: 言而当,知也。 默而当,亦知也。 深为认同。 真正的智者,都是少言的。 他们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用少言消除不可预知的麻烦。 可也总有一些人做不到少言,而给自己带来灾祸。 三国中有个极其聪明的人叫杨修,按史书记载,他的才华绝不输给诸葛亮和周瑜。 可他既没有建业的功勋,也没有较高的职位,结局还很惨,被曹操斩于军中。 他的失败,就是多言。 众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他曾多次说: 我梦中好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切勿靠近我! 有一次,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落到了地上。 而就在侍卫为他盖好被子的那一刻,曹操跳起来拔剑把侍卫杀了,然后继续上床睡觉。 早上起床,他看到床下的惨景,假装吃惊地问:是谁杀了我的侍卫? 曹操瞒天过海的本领真是登峰造极,人们都相信了曹操果真是在梦中杀人的时候,杨修却叹惜地说: 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们在梦中呀! 被识破后的曹操,很厌恶杨修。 还有一次,曹操命人建造一座花园,建好后,曹操看完什么也没说,就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正当大家纳闷他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杨修站出来说,这门里加个活字,不就是阔字吗?这是嫌门太宽了。 工人们按照杨修的说法把门改窄之后,请示了曹操。 曹操看后非常诧异,问是谁这么知我,大家告诉他是杨修。 这曹操最怕别人看透自己,杨修竟然可以三番五次地摸透自己的心思,让曹操十分不安。 聪明而多言,结局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正是杨修这一件件聪明的积累,把自己立于危墙之下,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多言与少言之间藏着大学问。 有三寸不烂之舌,能说会道固然好。 但是能把握说话的分寸,分场合分对象。 不逾越不唐突,才是智慧和涵养的体现。 即使你说的恰如其分、滴水不漏。 可是人心难测,就像马东的那一句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所以,说话真正的艺术,在于少。 事少,则苦少 《道德经》中说:少则得,多则惑。 比做什么更重要的事情,是少做什么。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先生,很喜欢旅行。 他曾在南斯拉夫,住过一年。 有人问他:那种穷乡僻壤,也能住上一年? 他说: 住一个地方,你老是想着它的讨厌之处,就很消极,而想着它的好处,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天堂就是,常想一二,不论八九。 事少,则苦少。 还有一次,他在尼泊尔的一个小岛,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嬉皮。 地中海清澈见底,他看到了老嬉皮那一边鱼都很小,而另一边的鱼大,他劝老嬉皮换地方。 老嬉皮回他:我钓的只是午餐。 是啊,珍馐万种,只食三餐。 不论大鱼小鱼,我只是要一顿午餐,其他的都是徒增烦恼罢了。 之后,蔡澜坦言,他从老嬉皮身上悟到了一种生活的智慧: 生命有限,当我们只专注自己真正需要的,才会获得一种内在的满足和温柔的平和。 欲少,则忧少 作家傅真在全职写作之前,在伦敦的投资银行工作,就是那个传说中门槛最高、薪酬最好的工作。 然而参加工作的这几年,她压力很大,每天都在无休无止的加班中度过。 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和身边的人,已经不能搭廉价飞机,甚至经济舱,也无法入住四星以下的酒店...... 满足物质的欲望,已成为抒发压力和情绪的唯一出口,她真是又痛苦又迷惘。 她觉得自己的日子,像极了莎士比亚的那一句嘲讽: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于是,她做了一个非常疯狂的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去间隔年旅行。 在旅行的日子,尽管吃住条件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俭省到不能再俭省。 可每一天带来的幸福和期待,却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 这一年她出了两本畅销书,充满灵性的文字,被读者赞为三毛的接班人。 她深深体会到了远离欲望的腐蚀,回归简单,是多么幸福。 周国平说: 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欲望,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生命的疆域会更加宽阔。 欲少,则忧少。 忧少,才能获得好心情和好时光,过不想和任何人交换的人生。 都说人生实苦,但是我们很多苦,都是自己选择的。 食多而积,身苦。 言多必失,境苦。 事多繁杂,心苦。 欲多不得,命苦。 诚如泰戈尔所说: 当飞鸟的翅膀缀满黄金,它就不能在高空翱翔了。 走过半生,才幡然醒悟,少,才是生命中最美妙的涵义。 就像那个古老的段子说的: 你该如何雕塑一头大象呢?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去除那些不像大象的部分。 以上,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洞见(ID:DJ),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万人订阅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jy/6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母亲的嘴,是一个家庭的风水建议家长永久
- 下一篇文章: 胎教诗词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