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 http://m.39.net/pf/bdfyy/xwdt/

“我爷爷今年91岁了,到现在我们一家三代养蜂已经近70年。如今,我把这份‘甜蜜’的接力棒握在手中,深感责任在肩。”作为一名青年致富带头人,谭富华有决心也有信心把谭氏家族的养蜂事业发扬光大,让更多人喜爱上他家的蜂蜜,感受那一抹甜蜜。

2月11日,记者走进开原市林丰满族乡尖山子村谭富华家,他正忙着把蜂蜜分别按照2斤和5斤的分量进行罐装,保证第一时间送到顾客手中。“我家卖的蜂蜜只是经过简单的过滤,没有任何添加,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很多顾客都是通过口口相传找到我家购买蜂蜜。现在,一年的采蜜量在-斤,销往全国市场,销量能达到-斤。”谭富华说。

谭富华介绍三代养蜂

谭富华向记者讲述了爷爷那辈人充满艰辛的养蜂故事。谭富华的爷爷是位残疾人,行动非常不方便,很多时候都是跪着干活。为了让一家人过上较好的日子,爷爷早在20多岁就跟别人合伙养了一箱蜜蜂。后来这几个人就靠着把这一箱蜜蜂分成几箱,开始独立养蜂闯荡全国。“从我记事起,我家就养蜜蜂。到了父母这一代,养蜂规模扩大很多,家里有了80多箱蜜蜂。我19岁那年当兵回来,就选择跟着父母继续养蜂,真正成为了第三代养蜂人。”谭富华感慨地说。

谭富华在灌蜂蜜

今年33岁的谭富华有着14年养蜂经验。他告诉记者,采蜜是个辛苦活,每年5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最为忙碌的采蜜期。根据采蜜花期,他先要到抚顺采刺槐蜜,到开原李家台采刺槐蜜,再到鞍山采药材水飞蓟蜂蜜,最后到吉林采椴树蜜或者到阜新采荆条蜜。“每换一个采蜜地点就相当于搬一次家。根据蜜蜂习性,要晚上装车卸车,一箱蜜蜂能有七八十斤重,还要直接在采蜜地点搭帐篷休息。虽然采蜜过程辛苦,但收获到满满的蜂蜜,心里是甜滋滋的。”谭富华说。

发展到今天,谭富华家已经有了多箱蜜蜂。为了自家的蜂蜜实现品牌化,他在精心为蜂蜜打造一个好听又富有意义的名字。作为开原团市委选树的青年创业典型,他准备号召养蜂人组团一起采蜜,分享经验与心得,拓宽销路,实现共赢,继续采集“甜蜜”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yc/1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