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就来人力HR行政岗位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yeabeauty.cn/lehuo/baike/20201215/544.html

文·刘娜;徐光华

医院感染病科

五、正确治疗,远离误区

慢性乙肝的治疗非常重要,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阻断病情进展,延缓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发生,并可降低患者的传染性。慢性乙肝治疗方案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疾病状态或病情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涵盖医生的经验和相关的临床研究成果,需要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分析,慎重做出判断。因此,一个具体患者采用何类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慢性乙肝患者应对疾病科学认知,积极就医,提高对慢性乙肝的认知度,切不可违医学,走入误区。慢性乙肝的疾病进展有阶段性和规律性,对一个具体患者,需要根据其疾病状态(病情特点)或疾病的发展阶段,做出适当选择,故正确对待疾病,远离以下误区:

1悲观失望、讳疾忌医

患了乙肝,大家往往心理压力大,一方面怕给别人传染,担心被歧视,担心不能与他人共进饮食,担心要不要与家人分餐、分碗筷、分用各种生活用品。实际上一般的生活接触是不能传染乙肝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并非其传播渠道,如同处一室、握手、拥抱、同桌就餐、共用厕所等,因HBV的主要传播传染途径是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另一方面怕影响升学就业,影响前程,且觉得乙肝是慢性病,无法根除,思想负担很重,花费大,易反复,悲观焦虑,紧张沮丧,犹豫绝望。即使知道自己是病毒携带者也不敢承认,故不及时就医,延误治疗。与其整天忧心忡忡,倒不如认真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心理负担过重,只会影响预后,对病情毫无益处。实际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活动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为同一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各阶段的处理和治疗手段有根本不同,花费也不同。绝大多数携带者是不需要治疗的,此时定期观察和随访十分重要。故战胜乙肝心态很最重要,切忌不可悲观失望、讳疾忌医。

2追求特效、亲信广告

慢性乙肝是慢性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般不可能在数天、数月甚至数年内治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也非一日之功”,病急乱投医、追求特效、速效的心理很容易被不法商人利用。患者应坚持随访和就诊,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千万不能迷信江湖游医和一些虚假广告的诱惑,也不要被周边一些“特例”和“个案”所迷惑,道听途说或断章取义,因为一些“迅速阴转”的个案往往是急性乙型肝炎的自然转归,而非“神医”和“秘方”所为,“伪医学”的诱惑,导致信巫不信医,病不治也。在实际生活中,只要你上钩,一试就得几个疗程,不仅浪费了大量钱财,而且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患者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摆脱“小广告”和“伪医学”对身心造成的损害,切忌“病急乱投医”,要知“欲速则不达”。医院就诊,切忌不可追求特效、亲信广告。

3一味求“阴”、胡乱用药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特效药能使所有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全部阴转。对于HBsAg而言,急性乙型肝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HBsAg是可以阴转的,这种自然阴转率在90%以上,因此急性乙型肝炎HBsAg转阴很常见,而慢性乙型肝炎HBsAg很难阴转。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不下五六百种,各种“保肝”、“降酶”、“转阴”的药物辅天盖地,特别是江湖上所谓的“神医”“神药”,还有什么仪器疗法等等。其实,迄今尚未找到一种能根治慢性乙肝或彻底清除慢性乙肝病毒的药物,所谓的“转阴”更是空穴来风,噱头炒作。而有些患者认为药物就是救命稻草,整天抱着药罐子不放,一日三餐大把大把的吃药,把药当饭吃,特别认为中药无毒,遂大补特补。是药三分毒,盲目进补,有害无益。对滋补品、保健药、茶饮、中药等要慎用,因为这些都要经过肝脏代谢,用药过多、过杂不但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加重肝脏病变。故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医院复查,及时了解自己肝脏的状况,正规用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切忌不可一味求“阴”、胡乱用药。

4盲目降酶、延误治疗

我国现有的保肝降酶药物难以数计,主要有抗炎类(甘草酸类)、肝细胞膜修复类(多烯磷脂酰胆碱)、解毒类(谷胱甘肽、硫普罗宁)、抗氧化类(水飞蓟素、双环醇)、利胆类(S-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这些药物可以使血液中的转氨酶降低,获得肝功能的复常。大多数患者基本终生在与疾病作斗争,特别是在发现疾病的初期,多数患者往往把转氨酶升高看得过重,对转氨酶缺乏正确认识,反复升高的转氨酶常使患者坐卧不宁,不少人把降低转氨酶水平当成了治疗肝炎所要达到的唯一目的,结果走了弯路,长期应用降酶药或应用多种降酶药,不仅加重肝脏负担,且不同药物间可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效应,而且把多数医疗资源花费在保肝降酶治疗上。

保肝降酶是治标不治本,长期反复这样保肝降酶治疗,会增加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而且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不仅存在于肝脏内,还存在于人体许多器官,如心脏、骨骼肌等。当这些器官受损时,转氨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故需全面评估,正确判断。当然,即使转氨酶完全正常,也有可能向肝硬化、肝细胞癌的方向发展。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服用“降酶药”,“保肝药”会造成疾病“痊愈”的假象,却不知道引起转氨酶升高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活跃复制所造成的肝损害,故影响对疾病的正确判断。因此,要在充分认识疾病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掌握治疗的侧重点,抓最主要、最根本的治疗“点”---抗病毒治疗,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选用抗炎保肝药物,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切忌不可盲目降酶、延误治疗。

5打打停停、见好就收

很多药都有停药复发和反跳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不良的严重后果。临床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是主要作用于HBVDNA聚合酶的反转录酶区域,通过抑制HBVDNA多聚酶活性,达到抑制HBVDNA复制的目的,但很难清除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复制模板---共价闭合环状DNA(HBVcccDNA)。且本身抗病毒药物在治疗期间就容易出现病毒变异,导致患者久治不愈,故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以及时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达到长期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且要保证药物疗效,防治停药后病毒反弹,必须长期服用,甚至需终身服药。不少患者从理念上就不重视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期间吃吃减减,想吃就吃,吃吃停停,说忘就忘,导致抗病毒药物耐药率的发生。

由于耐药率的发生,导致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而进一步的优化治疗、联合治疗不但会增加治疗费用,甚至由于长时间“打打停停”,导致多个位点耐药,出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也有的患者对抗病毒治疗抱有“见好就收”的心态,在抗病毒治疗期间,一旦获得肝功能正常、HBVDNA转阴后,就贸然停药,导致乙肝病毒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打破了体内病毒的平衡状态,导致肝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抗病毒治疗“任重道远”,抗病毒治疗期间应重视监测,且须按时服药(恩替卡韦服药期间切记要至少空腹2小时,因为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良好的依从性,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长治则久安”,长期抑制病毒,可有效地防止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切忌不可打打停停、见好就收。

6听之任之,逃避治疗

肝脏是一个“憨厚”而“沉默”的生命器官,往往“风吹草动”时人体没有明显的异常感。故有些慢性乙肝患者,认为自己能走、能跑、能吃、能动,不积极治疗、逃避治疗,殊不知,“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病不治也”。这些患者长期不愿就医,也不愿听从医生的系统监测治疗,认为检查化验就是白白浪费钱。我们常说乙肝病毒是体内潜伏的“特务”,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应该随时保持警惕,医院检查肝功能、病毒学以及影像学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并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积极治疗。听之任之、麻痹大意、我行我素、逃避治疗、不顾病情可能距离肝癌只是一步之遥!因为乙肝病毒可能会激发免疫系统造成肝脏反复炎症坏死,炎性反应促使的纤维化病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只有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才能有效预防乙肝转化为肝癌,切忌不可听之任之,逃避治疗。

总之,慢医院的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长期的药物治疗,是可以保证其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的。俗话说:久病成医,越来越多的患者善于自我管理,对其疾病的恢复和控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虽不需谈“肝”色变,但需要时刻预防。健康就在我们身边,健康就在自己手中;健康不是靠医生,健康更要靠自己;养肝护肝,从“我”做起!

版权声明本文为肝博士杂志原创

未经允许,谢绝商业转载

违者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汇人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yl/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