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箱送2箱

主要成分;茵陈、大黄,胆汁酸,水飞蓟素、胆碱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保肝护胆,用于水产动物肝胆综合症引起的烂鳃,肠炎,腐皮,出血等综合症疾病

下单电话

进入秋天以后,一阵秋雨一阵凉,池塘早晚水温差会慢慢变大。对鱼塘来说,秋季既是鱼类加快生长、催肥长膘的旺盛时期,也是鱼类疾病和浮头泛塘的高发季节。因此,秋季鱼塘科学管理,对增加养殖产量,提高养鱼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鱼塘水质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水体“肥、活、嫩、爽”。主要有以下四种措施:

01

加换新鲜水

将水位加深至2米以上,每隔10天左右加换新鲜水1次,每次加换水量为20~30厘米,时间以晴天上午12:00至下午2:00或清晨3:00~5:00为宜,忌选择傍晚加换水,以免引发鱼类浮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2

增加溶氧

池塘增加溶氧的主要措施是使用叶轮增氧机增氧。叶轮增氧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晴天中午开,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白天不开;有浮头征兆时提前开;阴雨连绵半夜开;最适开机时间和开机时长,应根据天气、鱼类的动态以及增氧设备负荷等灵活掌握。

使用方法是阴雨天半夜开;晴天中午开;日出之前开;采食前后开;以提高水体溶氧、增加采食。

03

调节塘水pH值

养殖水体的pH值是影响养殖鱼类摄食、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保持pH值的稳定是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手段。有条件的半月泼洒1次生石灰,以中和酸性、提高pH值,增强养殖水体的缓冲能力;也可以多开增氧机、改两次池底,减少有机质在塘底厌氧发酵产酸,能一定程度提高池塘缓冲能力。将pH值调控在7.0~8.5之间,有利于大多数鱼类的快速生长。

04

使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

当水源水质较差或注水不便时,可使用生物制剂,以增加溶氧,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抑制病菌生长,改良水质和底质,增强免疫力,有利于鱼类生活和越冬前体质保健。生物制剂在分解有害物质过程中需消耗水中的溶氧,故通常选择在晴天上午9:00~10:00使用,用后开增氧机。

科学投喂

晚秋阴雨天和晴天交织,池塘鱼类采食也颇受影响。鱼类投喂要做到“四定”:

??一是定质,应投喂蛋白适宜、好消化的优质饲料;

??二是定点,鱼类集中摄食的食场做好消毒为健康摄食创造条件,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三是定时,每天投喂上午8:00~9:00、中午12:00~13:00和下午16:00~17:00各投喂1次;

??四是定量,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水质、鱼的摄食活动情况和所投饲料的种类灵活掌握,投饲前开投料机运行1分钟,将鱼群吸引到投料台前再装料。根据鱼类的采食请况,可逐步调节投喂量。

防治鱼病

晚秋是鱼塘疾病的又一个流行期,主要是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有烂鳃、肠炎、赤皮、水霉等;病毒性疾病为出血病。鱼病防治应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池塘改底尤其是投饵区的底改,减少残饵、粪便等的变质腐烂,防止病菌传染;

二要定期进行池塘水体消毒,杀灭有害细菌,改善水环境,预防病毒病发生,用“浓戊二醛溶液”消毒杀菌;

三要根据情况投喂药饵预防或治疗鱼病;

四要发现鱼体有寄生虫寄生感染时,及时做相应治疗处理;准确判断、对症用药,防止鱼病蔓延造成更大损失。

日常管理

1

加强巡视

坚持投料时多观察吃料情况;晚上巡塘检查是否缺氧;黎明时是池塘溶氧最低的时候,易发生鱼类浮头,严重时会造成“泛塘”死鱼,因此要特别注意巡塘。

发现鱼类缺氧浮头,应加注新水、使用增氧设备全开,常备增氧片以备不时之需。

发现池鱼吃食不正常,离群独游或伏于浅水中不动或急剧游动,挣扎不安,这是鱼类患病的反应,应及时治疗。

2









































白癜风怎么治才最好
以治疗白癜风为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jn/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