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的特点
“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的特点是:高远、奔腾、曲折。这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解析 “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出了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作品解析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推荐解析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重点字词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 羌笛:属于一种乐器. 杨柳:《折杨柳》曲。 不度:吹不到 何须:何必。 作品赏析 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了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王之涣辞官,过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创作于诗人辞官居家的这十五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至二十九年()间。 作者简介 王之涣(年-年),字季凌,祖籍并州晋阳,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幼年聪颖,弱冠能文,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雀楼》、《九日送别》等。 代表作解析 《登鹤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推荐解析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九日送别》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推荐解析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就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yl/11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黑河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东北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