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为什么会复发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40228/4345643.html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啊!以大自然为课堂,书本上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并让人印象深刻。为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到了课堂内外互动、理论与实践互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大学生参与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自己的专业的了解,提前熟悉专业方向,尽早将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特此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专业18级学生,在学院和老师们的共同安排下,于9月12日开始了为期四天的野外实习之旅。

第一站: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

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态科学性为原则,以生态保护、生态巩固、生态恢复、生态建设为核心,利用新能源技术、节水技术、生物技术、农业技术、机械技术,通过治沙造林、封沙育林(草)、造林绿化等,使沙漠化得以遏制、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状况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获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年底,甘肃建投工程与生物装备治沙试验基地,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为推动全国防沙治沙工作作出示范。

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以治沙产业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实践成果为主题,从战略构想—在探索中稳步发展—实践证明—特色农业及新技术—后记为顺序,进行了参观学习。

第二站:红崖山水库

红崖山水库是民勤县唯一的水利调蓄工程,浇灌着全县六十多万亩耕地,支撑着民勤绿洲的生存与发展,是沙乡人民的命脉。水满时节,碧波万顷,库底游鱼浅翔,水面众鸟栖戏,大漠环绿水,青山映碧波,令人心旷神怡。红崖山水库,被称为沙海明珠,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处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包围之中,距民勤县城30公里,是一座沙漠洼地蓄水工程、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是沙漠地区的一座中型洼地蓄水工程,水库面积30平方公里,设计库容1.27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水库只有西面依红崖山而建,其它三面都是人工所筑,而且又修建在沙漠中,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属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年被中央电视台列为“中华之最”,被人们誉为“瀚海明珠”。

第二站实习生们来到了红崖山水库,对水库的建造,运行工程进行了参观学习,同时也引发了实习生们对未来工作发展的思考。

第三站:民勤沙生植物园

民勤沙生植物园坐落大薛百乡西端的沙漠中,始建于年,植物园占地亩,园长多米,宽多米,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北方荒漠的植物园。该园先后建有植物标本室、植物生理实验室、中心化验室、植物蒸腾耗水量观测场和气象观测站。它是沙生、旱生植物的引种培植中心,主要从事发掘沙区野生植物资源、选育良种和繁殖推广等工作,同时开展荒漠植物的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的特性观察、测定及探索经济利用途径的试验研究为发展荒漠地区的林牧农副业提供优良种苗、技术措施和科学依据。

高大的胡杨树如绿色的屏障把植物园层层围护起来,园内规划为引种圃、育苗圃、收集区、选育区、采种区和自然保护区。引种辅里,有从北美引进的火炮树,从德国引进的水飞蓟,从西亚引进的阿目浑子,还有从黎巴嫩引进的旱生油瓜等;育苗圃内,培育着非常珍贵的30多种沙生植物,有阿尔及利亚的沙拐枣,有俄罗斯的银槐;收集区是植物园最重要的部分,现已收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多个品种。在这里,杨树枝繁叶茂,直刺云天;红砂旁逸斜出,匍匐行地;松柏如伞如盖,四季常青;槐榆虬曲多姿,有的婀娜婆娑,有的淡雅疏阴,有的苍郁遒劲。有的清丽纤柔,移步换形,风姿各异。

第四站:青土湖

青土湖曾是民勤境内最大的湖泊,后因绿洲内地表水急剧减少,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于年前后完全干涸沙化,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此“握手”。该区沙层厚3—6米,风沙线长达13公里,流沙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向绿洲逼进,严重威胁了邻近乡镇的人居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及民左公路的畅通运行,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青土湖如今也名存实亡。

人们常说:“民勤城,没北门”,不是没有北门,而是北门被埋在沙漠之中了,此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民勤北线风沙危害的严重性。青土湖距民勤县最北面的村庄——西渠镇志云村村庄不远,这也是民勤县与沙漠接壤、处于抗沙防沙最前沿的村庄之一。上世纪90年代这里才被滚滚黄沙掩埋,成为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的一部分了。资料显示,包括青土湖在内的民勤湖区,近年来沙化土地每年以2.3%的速度增加,每年有亩土地沦为沙漠。一位民勤的诗人曾在一首诗里假历史老人之口这样警示人们:“别忘了,三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古海,三百年前这里还是波光粼粼,三十年前这里仍有鸭塘柳林,而三十年后,三十年后的今天,你们却只落得,一片荒漠,一道秃岭,一双呆痴的目光,两片干裂的嘴唇!”

第五站:马蹄寺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地处肃南县马蹄藏族乡境内的临松山下,距张掖市65公里,景区核心面积13.85平方公里。被誉为人间仙境的马蹄寺风景名胜区是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是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点,甘肃最具民族风情、最佳人文旅游景区。马蹄寺历史上就是河西走廊著名的佛教胜地,石窟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约多年的历史,由南寺胜果寺、北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部分组成。

第六站:丹霞地貌群

张掖丹霞地貌群,俗称“张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组成。如用文字来表达,仅有两个字震撼。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形一个彩色童话世界。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独有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大景观区,两地间隔约12公里。冰沟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七彩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米至米之间,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5~10千米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实习团于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合影

第一天实习团从兰州到达民勤,途中参观了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和红崖山水库。第二天,参观甘肃治沙站民勤沙生植物园和青土湖。第三天,从民勤出发到达掖,途中参观了马蹄寺。第四天,参观了美丽的丹霞地貌,并以在丹霞的合影为此次外出实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大风大雨,抵挡不住前进的步伐,冲刷不去学习的热情,在他们眼里存在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无限探索。此次前行也在用行动告诉大家,学无止境!不同的地方,不同收获,地理科学专业向我们展示了学习的不同魅力和风采。希望他们能够细心体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生涯中更上一层楼!

图文编辑

林婧图文审核

金龙责任编辑

地环院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yl/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