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悉的瓜果蔬菜,在几百几千年前居然长
袁爷爷的杂交水稻,让中国人摆脱了饥荒,大家都很熟悉这个故事了。其实人类自打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狩猎生活,进入农耕社会,还不知道基因是个啥玩意儿的时候,就一直在做同样的事儿——驯化作物。我们最熟悉的那些瓜果蔬菜,和它们在自然界的野生祖宗,长得不能说是毫不相关,只能说完全认不出来……比如说西瓜吧,如今薄皮儿脆沙瓤那是标配,最好还没籽儿,吃起来最爽。都不用往远了说,光看看17世纪欧洲油画里的西瓜……这能吃的部分不到三分之一,是买回家切开就想退钱的程度!再比如,我们熟悉的香蕉是这样的:这居然也是经过几千年人工驯化的结果,因为野生的香蕉,也就是香蕉的祖宗,实际上长这样:虽然除了大小,外表看起来没啥区别,但里面全是大黑籽儿,果肉也少得可怜,是猴子和猩猩都嫌弃它的程度。是的,直到人类开始大范围种植驯化香蕉以后,猴子和猩猩才有了爱吃香蕉的“刻板印象”的……这个长得像绿色海胆的东西,你们猜猜是啥?是……野生黄瓜。遗传生物学已经证明了,我们现在吃的黄瓜,就是由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这种野生黄瓜,慢慢筛选而来。虽然是真正的顶花带刺,但野生黄瓜味道贼苦,而且吃到肚子里效果堪比泻药,要不是印度人在年前努力驯化了它,想吃个拍黄瓜还真需要点勇气。这个长得像普通树根一样的东西,是野生的原始胡萝卜:自古以来这树根都是磨成粉当香料用,直到公元10世纪,人们才把胡萝卜驯化成了直接食用的蔬菜,不过那时候胡萝卜有各种颜色,红的黄的紫的白的,放一块跟彩虹似的还挺好看。之所以如今胡萝卜都是橙色的,得赖年前的荷兰人,因为他们皇室的代表色是橙色,所以就专门培育了橙色的品种,并且大力地推广到了全世界……大家都知道茄子的英文是eggplant,但这个紫色蔬菜到底哪里长得像鸡蛋了?!但你看看18世纪的茄子品种,就明白他们起名其实挺直白的==不过对于茄子的驯化历史,科学家们争论了好多年也没个答案。同样让科学家们疑惑演化过程的,还有玉米……因为这货在几千年前的野生版本,长这样:这俩放一块,谁能信是同一个东西啊!外面包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就算真的辛苦剥开吃上几粒,口感也是干涩无味。能把它人工筛选育种成如今饱满多汁还自带甜味的主粮,古代人可是花了几千年的时间。原始的野生西红柿,长得贼小,看起来也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最早是拿来当观赏植物的:原始的野生桃子,干巴巴的一小颗,核贼大肉贼少,吃起来还味同嚼蜡:是咱中国老祖宗把桃子驯化成了现在水嫩多汁甜蜜蜜!基本上咱们日常吃的所有瓜果蔬菜,都有过这么一段神奇的变身历史,早就妈都不认了。前人们对它们驯化和育种,主要是为了增加产量和改善口感,毕竟解决更多人的食物问题,才是人类文明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植物驯化史就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不过,为了产量和口感的驯化,并不意味着原本的营养多样化还能被保留。在这个吃饱已经不是大问题的时代,人类更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yl/9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极致奢宠海洋冻龄面霜DIY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