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乃仁术是家训辨证施治是灵丹
白癜风多久才能复查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5/9359578.html 医乃仁术是家训辨证施治是灵丹 // -1- 养肝先养心 有句话叫作“怒则伤肝”,就是讲人一生气就会伤到肝。不过心里不快活对肝的影响到底有多少大?很少有人拿得出具体的数据来,我这里头就有一个实例放着。 喏,你看,天台人,姓鲍,今年要60岁了吧。年的时候,医院,一检查,是肝癌,做了个左肝前叶部分切除加胆囊切除术。出了院一直发低烧,医院待了20几天,花了块钱,一点效果都没有的,急的啊,听人家讲有个陈友芝医生看肝癌好,急煞活煞跑到我这里来讨救兵。 我给他开了14帖药,吃完,热度退了,肝功能各项指标也正常了。不想第二年,我已经忘记掉这个人了,他又来了。原来前不久和老婆吵架,他一懊恼,谷丙转氨酶升高到单位/升(正常50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升高到.4/升(正常50单位/升);碱性磷酸酶升高到单位/升(正常50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有单位/升(正常50单位/升);甲胎蛋白有微克/升,也是超出正常的。你看,情绪一波动,指标“哗啦”一下全部都上去了。 吃了30帖药,他肝功能各项指标和甲胎蛋白又恢复正常了。哪里晓得一年后,家里装修,一个要买这个牌子的瓷砖,另外一个要买那个牌子的瓷砖,夫妻两个又吵起来,结果,很灵光的,谷丙转氨酶升高到81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升高到/升,碱性磷酸酶升高到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高达96单位/升。 养病先要养心,急躁不得,我常常这样同病人讲。中医里头讲“内伤七情”,喜、怒、哀、乐、悲、恐、惊,就是“七情”,天天同肝病打交道,要说有啥忠告啊,我觉得人啦,能学会心平气和,就一定要学会心平气和做人。“善养生者,当移情易性,陶冶情操”,就是这么个意思。 -2- 药补不如食补 俗话讲“春不养夏易病”。四季里边,春天是属木,人的五脏里边,肝也是属木,春气通肝,这个肝气就容易旺。春天没有养足肝血,把身体调养好,到了夏天就容易生肠胃上的毛病。 看了四十多年肝上的毛病,我说,养肝啊,睡眠蛮重要。中医子午流注里头说:肝胆在夜里11点到凌晨3点最兴盛,每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肝脏的解毒作用最厉害,所以这个时间里最该做的事体就是睡觉。古也好今也好,养生学都告诉我们,要养还是要多休息。 睡饱吃好。这个“好”,不是叫你大鱼大肉哦,传统医学有个说法叫“五色饮食”,这里边讲“青色入肝经”,就是说吃青色的东西可以养肝,比方说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冬瓜、绿豆,这些食物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 还有啊,红枣对肝很好的,中医很早就用红枣来配方,像这个“养肝汤”,养肝排毒的,就有红枣,还有治肝病的“小柴胡汤”“桂枝汤”里面都有的。红枣里头的那个三萜类化合物,能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保护肝脏,还能增强免疫力嘞。 也有些东西吃不得,像海蜇、乌贼、虾、螺蛳那些,含铜很多,会损坏肝细胞。酒是一定要少吃的,肝不太好的么干脆不要吃,酒精的90%要在肝脏里头代谢,这个伤害想想看,有多大。给你说个例子。 我有个病人,姓杭,年,他陪老婆到我这里来看胃病,我看杭某某面色不好,就跟他说:“你很可能有乙肝。”他还以为我在开玩笑:“我向来身体很好,没有生过什么毛病!就是感觉脚有些酸,酒喝多了有时会恶心。”我就劝他:“你以后就不要喝酒了。”他说:“我做生意要应酬,喝酒也是免不了的。”3天以后,他就匆匆忙忙找我来了,看看他的检查结果,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 有人问,乙肝怎么防啊?我说啊,多吃点药食兼备的食物,像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佩兰等等。已经感染了乙肝怎么办呢?多吃点有抗乙肝病毒作用的食物嘛,甜瓜、白山云芝、越橘、余甘子、苦荬菜、水飞蓟,都可以的,这个水飞蓟是抗乙肝药的主要成分,还有四季豆、马兰头,菜市场上都有的卖的。 其他的么,“肝性喜酸”,酸味是入肝的,平常多吃吃醋,又养肝又防感冒。山楂、山萸肉、枸杞啥的也都有这个效果。 都说“药补不如食补”嘛,所以春天吃东西,还是要把养肝摆在前面。 -3- 医乃仁术是家训 我祖籍在浙江青田,一直是当中医的,从年前的宋朝开始就是医生,到我这一代啊,已经是第25代传人了。青田县志上边记着的,我的世祖陈言啊,“为宋代名医,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澄熙元年(1)撰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18卷,《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论方》载入。”这个“三因极一”学说,就是我先祖创立的。我们家族名医还蛮多的,像陈景行、陈济传、陈定都是我祖上的。所以我小时候就立志,“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我的师父是毛达文,晓得的吧,杭州名医,我是他的关门弟子。他经常对我讲:“医乃仁术,攸关人命寿夭。为医者当具仁爱之心,以治病救人为首务,急病人所急。” 我那个时候经常在师父家里吃饭,差不多每次桌子上都有蟹。师母同我说,这些蟹是有来由的。民国16年的时候啊,菜市桥河下边有个叫张阿水的,有个三岁的独养儿子,生了温病,医院,看中医、西医没有效果。爷娘急煞了,半夜来敲门,请师父去救命。师父仔细切了脉,说:“有救!”拿出至宝丹给小孩灌服下去,又开了只处方。没一会儿,小伢儿不抽搐了,睁开眼喊“妈妈”了。吃了两天药,小孩烧退了。张阿水高兴啊,可是没钱付药费和出诊费,他很内疚。我先生就说:“治病行善是应该的,免了,免了。”后来,他经常送螃蟹来,缸里从来没断过。现在张阿水过世了,儿子小毛也做螃蟹生意。 所以我也一直治病行善。医院待了15年,医院,开始钻研中医肿瘤。医生不好当啊,良医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的,要继承前面人的经验,又要跟上现代的科学,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实践里头出真知,任何一名老中医都是在临床上下过苦功夫的。 我看毛病看了40多年啦,总结了不少经验,就根据从前人留下的医术精华,分析提炼了上百万只医方,我看了40多万个病人了,也看好了很多的重危病人。我想想这个经验要留下,就写了几本书,有《陈友芝医案》《陈友芝中医治癌百例》这些,也算是对得起家学,对得起师父了。 我一直记得师父对我讲:我们做郎中的治好毛病是治病救人,毛病医错就害人。所以做郎中要做良医,处方用药笔下留情,药可治病亦可毒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理是一样的。 -4- 辨证施治是灵丹 很多生乙肝的找我看毛病都阳转阴了,所以老是有人问我:“陈医生,治疗乙肝转阴有灵丹妙药吗?”我说:“没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发明出来。真正的灵丹妙药啊,是‘辨证施治’。” 古人有句话说:“用药如用兵。”生乙肝的人,体质有虚、有实,也有虚实夹杂的;虚有气、血、阴、阳之分,实有湿、痰、火、瘀之分。中医里边强调,辨证论治,就是看毛病要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有虚就补,有实就泻,或者补泻兼顾。 像冬虫夏草,用在乙肝得了好多年数、久病属虚的患者身上面,效果蛮好的,可要是用在刚刚生肝病、热毒炽盛的患者身上面,就不见得会有效果,因为同是乙肝患者,症状是千变万化的。 年夏天,一个姓陈的董事长来我这里看毛病。我看他年纪40挂零,没啥特殊症状,他说就是平日容易疲劳。这个病人,气阴不足,虚者当补,就要用冬虫夏草了。 西医一上来就开刀,药贵得要命,块的毛病它要10万块,还没啥效果。看好一个不稀奇呀,都看好了,才叫好。 到我这里来的肝脏肿瘤病人,大多数是做过手术、化疗、复发、转移的晚期病人。癌症发病的原因啊,相当复杂,还是中医治疗有优势,如果医生辨证施治来对,用药用来好,往往可以转危为安。 我治好了一个病人,他家里就多一个劳力,就多点收入。治病救人,行善积德,是我的祖训、宗训、师训。只要病人康复后笑着喊我一声“陈医师”,平日自己受点苦辣,也没啥嘛。中医是仁术啊,价格低,疗效好,不会叫病人看不起毛病。生死关头,还是中医有用处。 ◆◆◆◆ 专家名片 陈友芝,中医世家陈言(宋代国医、《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作者)第二十五代传人,江浙名医毛达文关门弟子。 ◎口述 陈友芝 ◎撰文 裴元正 ◎排版 春晓 ◎文章选自天津科技书出版社出版图书《浙派中医》 《浙派中医》 浙江自古以来便是人文荟萃之地,在传统中医药领域更是名医辈出,学派众多。据统计,民国以前,浙江名医有多位,中医药著作有1多种。而传承千百年的浙江中医药学派,就有丹溪学派、绍派伤寒、永嘉医派、钱塘学派等。现在,它们都有统一的称谓:“浙派中医”,成为足以与“越剧”“浙派古琴”“浙派书画”等媲美的同样璀璨的又一地域文化代表。 本书收录的36位在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当代浙派医家,以口述的方式,娓娓道来他们的养生见解与治病心得。内容涵盖了内科、心血管科、肿瘤科、肝胆科等10余个与每个人健康息息相关的专科诊疗实例。常见疾病、疑难杂症在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解答,并有丰富而真实的案例可供读者查证。在介绍中医文化的同时,也从实用的角度尽可能多地为读者提供可以参考的范例。 书名“浙派中医”由国医大师朱良春题写。 △国医大师朱良春 △国医大师朱良春96岁时寄语浙江同道:古越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医林隽杰尤多贤达。而今青蓝之胜,更上层楼,令人景仰。希吾同道再接再厉,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为中医药事业之振兴,为全人类之健康,作出卓越之贡献,为中医争气,为祖国争光,愿共勉之! △浙江省名中医魏康伯 △浙江省名中医魏康伯为《浙派中医》题词 △《浙派中医》图书封面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图书《浙派中医》。 裴元正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feijia.com/sfjjn/10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省14个项目脱颖而出晋级第五届ld
- 下一篇文章: 十肝九病,一不注意就到晚期了一把黄